深度|19岁立下灭国之功?李世民的军事水平分析(1)

发布日期:2024-09-22 17:22

来源类型:小贤游戏酱 | 作者:Alexia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2024新澳门资料最精准免费大全】【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新澳门精准资料大全管家婆料】【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二四六天好彩944cc246天好资料】

#文化历史解析#

毛主席曾有评价:自古帝王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其次则朱元璋耳。

作为教员所认可的军事水平最高的帝王,李世民究竟强在哪里?这里我选择了三场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以三篇文章,从正史出发呈现并分析李世民的军事指挥艺术。

此为第一篇:


浅水原两战薛氏父子,平陇西少年一鸣惊人。



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唐朝,改元武德。


此时李唐占据河东,关中,以及巴蜀地区。这是个非常完美的基本盘。


想要东出崤函,逐鹿中原,进而一统天下,当务之急是先剪除割据于李唐的大后方——陇西地区的薛氏父子:薛举,薛仁杲(gao,三声)势力。


1. 一战浅水原,出师不利。

武德元年(618年),薛举计划联合梁师都、突厥,一起进攻立足未稳的李唐。梁师都攻灵武,随后会合突厥一同南下; 薛举进攻泾州,进逼长安。


六月初十,薛举至泾州。19岁的秦王李世民领大军出征,开国第一战,大幕拉开。

癸未,薛举寇泾州。以秦王世民为元帅,将八总管兵以拒之。

——《资治通鉴·唐纪一》

薛举一路进逼到高墌(zhi,三声)城附近(如下图)。李世民计划先坚守不出,静观其变。就在这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状况:


李世民病倒了,感染了疟疾。


于是李世民只好将军务交给了长史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同时,李世民对这二人千叮咛万嘱咐:薛举孤军深入,顿兵坚城之下,他是拖不起的。


你们继续坚守就行,薛举来叫阵也不要应战,等我康复了再说。



但是,刘文静和殷开山这两人有自己的想法,转头就把李世民的话当耳旁风。


殷开山对刘文静说,秦王之所以这样叮嘱你,是觉得你能力不行。

薛举估计也已听说秦王病了,一定会轻视我们,正好可以打他个出其不意!


于是这两人领军出城,于西南方布阵。仗着自己人多,竟然不设防,毫无戒备。

薛举进逼高墌,游兵至于豳、岐,秦王世民深沟高垒不与战。

会世民得疟疾,委军事于长史、纳言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且戒之曰:“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慎勿应也。俟吾疾愈,为君等破之。”开山退,谓文静曰:“王虑公不能办,故有此言耳。且贼闻王有疾,必轻我,宜曜武以威之。”乃陈于高墌西南,恃众而不设备。

——《资治通鉴·唐纪一》

结果唐军被薛举绕后夹击,于浅水原附近大败,死伤过半。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被俘。高墌城失守,李世民拖着病体回了长安。薛举还将唐军尸体堆成小山(筑京观),炫耀功绩。这一战,唐军败的非常惨。

举潜师掩其后,壬子,战于浅水原,八总管皆败,士卒死者什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没,世民引兵还长安。举遂拔高墌,收唐兵死者为京观;文静等皆坐除名。

——《资治通鉴·唐纪一》

武德元年八月初,薛举派遣薛仁杲继续进攻宁州,被守军暂时击退。这时候薛举采纳了谋士郝瑗的建议,准备趁着唐军刚刚大败,一鼓作气,直捣长安。

结果,就在这关键时刻,薛举也病倒了。而且病情严重,不久就一命呜呼。(或许是筑京观的报应?)

八月,薛举遣其子仁果进围宁州,刺史胡演击却之。郝瑗言于举曰:“今唐兵新破,关中骚动,宜乘胜直取长安。”举然之,会有疾而止。辛巳,举卒。太子仁果立,居于折墌城,谥举曰武帝。

——《资治通鉴·唐纪二》

2. 二战浅水原,后发制人。

局势瞬息万变,武德元年(618年)八月十七,已然痊愈的李世民再次挂帅,攻打薛举之子薛仁杲。


没过几天,薛仁杲后院起火:其后方临洮等四郡,投降了李唐。


这样一来,薛氏政权在战略上已经陷入被包围的态势。(这期间围绕泾州一带有小规模战斗发生,篇幅所限不作详解。)

十一月,李世民抵达高墌城外驻扎。薛仁杲派遣大将宗罗睺来攻。(见下图)

这里特别说明:关于李世民驻扎的地点,《旧唐书》记载的是:“太宗又为元帅以击仁杲,相持于折墌城。” 但是我们看地图就会发现问题:折墌城是薛仁杲的根据地,位于其大军后方,此时唐军还未攻占前线的高墌城,如何能与薛仁杲在后方相持?

因此有理由认为,旧唐书的作者把高墌城和折墌城两个地方弄错了。这个问题,后世史学家也发现了,因此《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更正了这个错误,均记载第二次浅水原之战,李世民驻扎于高墌城。

这一次,李世民仍然是深沟高垒,坚壁不出。

上一次坚守不出,理由是薛举孤军深入,经不起消耗。那这次为何继续坚壁不出呢?

世民曰:“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

——《资治通鉴·唐纪二》

很简单,“我军新败”,“贼恃胜而骄”。因此需要坚守,挫敌锐气。同时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截断薛仁杲军的粮道。

前面讲过,薛仁杲后院起火,战略上已经处于不利态势,他也没有消耗下去的资本。


这是李世民“坚壁不出,挫敌锐气; 待敌之势穷,一举破之”战术思想的第一次完整体现。


简单来讲,就是防守反击


但是这一战术的实施,也是要有前提条件的,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照搬。


首先要争取战略上的优势,在总体上使敌处于不利态势。如不能争取,则要保证自己后方以及后勤的稳固。

再者,要对战场态势有着敏锐的感知和准确的把控。需了解敌军状态,动向。及时出击,一锤定音。


这是对孙子兵法: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一思想的完美贯彻。


这一守,就守了两个多月。


两月后,战机终于出现:薛仁杲军粮尽,部下开始叛逃。

李世民于是命令行军总管梁实行至浅水原扎营,诱敌出战。

宗罗睺果然上当,全军出击。梁实则据险坚守。

随后,李世民再令大将军宠玉率军支援梁实。


同时,李世民亲率精锐骑兵,迂回至浅水原北面,宗罗睺的侧后翼,在两军激战焦灼时,突然杀出。


李世民亲自带兵冲锋,宗罗睺瞬间溃败。

相持六十余日,仁杲粮尽,其将梁胡郎等帅所部来降。

世民知仁杲将士离心,命行军总管梁实营于浅水原以诱之。

罗睺大喜,尽锐攻之,梁实守险不出;营中无水,人马不饮者数日。罗睺攻之甚急;

世民度贼已疲,谓诸将曰:“可以战矣!”迟明,使右武候大将军宠玉陈于浅水原。罗睺并兵击之,玉战,几不能支,世民引大军自原北出其不意,罗睺引兵还战。世民帅骁骑数十先陷陈,唐兵表里奋击,呼声动地。罗睺士卒大溃,斩首数千级。

——《资治通鉴·唐纪二》

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骑兵的运用可谓独到: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迂回包抄,攻击敌阵的薄弱环节,比如侧翼/背后。


击败宗罗睺之后,李世民随即决定乘胜追击,丢下步兵大部队,带精骑直奔薛仁杲的老巢——折墌城。

这时候窦轨建议不可冒进,李世民牢牢把控着战场局势,当然没有听从。

“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


唐军一路追杀至折墌城下。薛仁杲的军队此时已溃不成军,士气尽丧,不断有人投降。李世民随即包围了城池。


薛仁杲走投无路,不久开城投降。自此陇西平定。


战后,诸将问李世民当时怎么敢丢下大部队,在没有攻城器具的情况下孤军追杀。李世民解释了一下:

诸将皆贺,因问曰:“大王一战而胜,遽舍步兵,又无攻具,轻骑直造城下,众皆以为不克,而卒取之,何也?”

世民曰:“罗睺所将皆陇外之人,将骁卒悍;吾特出其不意而破之,斩获不多。若缓之,则皆入城,仁果抚而用之,未易克也;急之,则散归陇外。折墌虚弱,仁果破胆,不暇为谋,此吾所以克也。”众皆悦服。

——《资治通鉴·唐纪二》

宗罗睺的部下都是陇西以外之人,浅水原一战李世民出其不意,击溃了他们,但实际上敌军并没有阵亡太多人,只是被打散了,暂时失去了组织。如果不继续追击消灭其有生力量,薛仁杲收拢这些残军,继而守城,那折墌城就很难攻克了。一路穷追不舍,将溃败的敌军完全打散,这些残兵逃至陇外,无法收拢。即使没有攻城器械,薛仁杲同样也没有兵力守城,加上刚刚大败,心中惊惧,自然就投降了。


浅水原一战,19岁的李世民在部下抗命首战不利的情况下,后发制人,一举荡平薛举势力,初步展现了他天才军事家的本色。

(第一篇完)

单仁冰:

4秒前:会世民得疟疾,委军事于长史、纳言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且戒之曰:“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慎勿应也。

兰婷:

4秒前:李世民解释了一下:诸将皆贺,因问曰:“大王一战而胜,遽舍步兵,又无攻具,轻骑直造城下,众皆以为不克,而卒取之,何也?

Kilinç:

2秒前:同时,李世民对这二人千叮咛万嘱咐:薛举孤军深入,顿兵坚城之下,他是拖不起的。

江岛裕子:

4秒前:及时出击,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