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器械Top15:风云变幻,新秀崛起

发布日期:2024-09-18 20:19

来源类型:青瞳视角 | 作者:温迪·麦克伦登-考威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澳门4949资料免费大全管家婆】【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新澳最新开门奖历史记录】【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澳门六开彩天天正版澳门在线】

前言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对全球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医疗器械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在心内、骨科、普外等科室铺开。从二级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国产医疗器械Top15排名较上年度有较大变化。

  • 其一,疫情获益的医疗器械公司继续高歌猛进,无论是市值还是收入均有大幅增长;
  • 其二,传统高值耗材企业受带量采购全面铺开影响,头部企业收入增速放缓,市值有所回落;
  • 其三,资本仍向头部公司集聚,带量采购和疫情之下,有更强的规模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 其四,不受带量采购影响的医美或偏消费属性企业亦受到资本追捧,表现抢眼。

报告将从2021年Top15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年报(不含IVD企业),解读医疗器械行业头部公司2020年的发展。

纵观上市公司年报,2020年市值Top15国产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心血管赛道相关企业5家,医美赛道相关企业2家。其中,深交所上市公司9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2家,港交所上市公司4家,15家公司中除微创医疗(00853.HK)外,其余14家均实现收入增长,15家公司平均增长速率高达98.3%。

截止2021年4月30日,根据市值排名前5医疗器械巨头分别为:迈瑞医疗(300760.SZ)、爱美客(300896.SZ)、华熙生物(688363.SH)、微创医疗(00853.HK)和健帆生物(300529.SZ)。其中,迈瑞医疗作为龙头,市值更是突破5,600亿,稳居创业板市值第二!华熙生物(688363.SH)、微创医疗(00853.HK)、欧普康视(300595.SZ)、英科医疗(300677.SZ)市值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过100%,分别为138.0%、249.3%、164.8%和385.4%。我们分析背后原因:

  • 华熙生物依托原料平台的强大优势立体打造原料、医疗、功能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四大系列产品平台。除玻尿酸继续保持国产领先地位外,护肤品体量快速进入国产第一梯队,营收翻倍增长。
  • 微创医疗尽管收入下降,但在内生外延方面依旧十分活跃,除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外,也在积极分拆子业务独立上市,其中心脉医疗(688016.SH)登陆科创板、微创心通(02160.HK)登陆港交所,瓣膜、电生理、手术机器人等业务也受到资本热捧。
  • 欧普康视作为角膜塑形镜领域龙头,依托青少年近视这一广阔市场,产品偏消费属性,不受带量采购的影响,未来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可期。
  • 英科医疗在手套等防护用品领域深耕多年,公司抓住了全球新冠疫情带来的历史机遇,业绩爆发式增长,其市值的大幅提升也在情理之中。

正文

Top 1:迈瑞医疗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迈瑞医疗(300760.SZ)营收210.26亿元,同比增长27.00%;毛利136.60亿元,同比增长38.60%;毛利率64.97%,同比减少0.4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58亿元,同比增长42.24%。

2. 业务营收分析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占营收47.59%):实现营业收入100.06亿元,同比增长 54.18%。作为国内外疫情期间需求量最大的业务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中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等产品发挥了巨大作用,销量均位列国内第一,其中监护仪市占率超过50%。
  • 体外诊断业务(占营收31.61%):实现营业收入66.46亿元,同比增长14.31%。公司加强了单机和级联仪器的布局,高端五分类血液细胞+CRP分析仪、高速生化分析仪、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持续实现客户群突破,为未来可持续的试剂上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医学影像业务(占营收19.96%):实现营业收入41.96亿元,同比增长3.88%。为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公司推出MX及ME系列高端便携彩超产品,发布AI相关智能诊断工具。通过针对性的POC解决方案,实现在欧洲、独联体、拉美等国际范围内顶级医院客户的装机,提升了在国际高端医院、连锁集团医院的渗透率和覆盖率。国内市场自3月份以来已逐渐开始恢复对台式超声的正常采购,其中二、三级医院的恢复进度较快。

3. 产品动态

2020年,公司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达到716个,去年同期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509个,年内新增207个。

公司继续保证高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27.04%,产品不断丰富。

  • 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主要推出了TM70遥测(1.4G)、BeneFusion输注泵中央站、BeneFusion n系列输注泵(nVP/nSP/nDS)、NB350新生儿无创呼吸机、VS 8/9监护仪、uMED除颤仪、4K内窥镜摄像系统、硬镜器械、R80医用桥梁式吊塔等新产品。
  • 医学影像领域,主要推出了超声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昆仑R9、昆仑I9”、妇儿应用解决方案“女娲R9、女娲I9”、介入超声解决方案“北辰R9”、新一代便携超声MX\ME系列、专用肝纤检测Hepatus 6/5肝超仪、“瑞影云++”影像云服务平台。
  • 体外诊断领域,主要推出了三维荧光、全自动末梢血、高速CRP一体机BC-7500 CRP系列血液细胞分析仪、实验室全自动化流水线M6000以及一系列生化和免疫试剂新产品。

此外,迈瑞医疗也前瞻性布局兽用器械、骨科、微创外科等全新产品线。

截至2020年末,迈瑞医疗共计申请专利6,412件,其中发明专利4,552件;共计授权专利3,1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561件。

2021年CMEF,正值迈瑞医疗成立30周年。迈瑞医疗在以“与健康中国同行”为主题的全新展台上展示了多项重磅产品:A9麻醉系统(预见麻醉的下个时代)、BeneFusion e系列输注工作站(高效,尽在点滴间)、Surgi·Core 4K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系统(全链路,真4K)、HyPixel R1 4K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致真,致准)、迈瑞智检实验室(懂你所需,智检驭繁)、BC-7500 C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三位一体,以简驭繁)、BS-28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触立检,体验非凡)、CL-8000i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双模块(至臻质稳,易检从容)、EU系列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湛卢”重症专用彩超-Crius ME8(重中之重,精准守护)以及MR万向锁定接骨板系统(变化有度,得心应手)。

4. 浩悦观点:疫情产品线趋稳,全新产品线发力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带来迈瑞医疗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抗疫产品需求的大幅提升,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产业线营收同比增长54.18%。体外诊断产线的仪器装机量显著增加,将为后续试剂销售沉淀增长。与此同时,2021年5月16日,迈瑞医疗以约5.45亿欧元的总价,现金收购了IVD原料行业国际知名企业Hytest Invest Oy及其下属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并购将显著优化迈瑞医疗在IVD上下游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随着疫情逐步稳定,预计部分产品将出现销量下滑趋势,但长期来看,迈瑞医疗在全球树立的良好品牌效应,将为其医学影像等产业线提供持续动力,疫情后销量将逐步回温,公司未来仍有较大的盈利空间。

除三大产业线外,2020年迈瑞医疗在兽用业务和微创外科业务的投入持续加强。兽用业务充分利用了公司三大产业线的技术储备,同时依托近年来宠物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预期未来将成为新增长点。与此同时,微创外科业务逐步成为迈瑞的第四大业务线,全面布局硬镜、冷光源、气腹机、微创手术器械及手术耗材等领域,目标直指微创手术整体解决方案,其即将推出的荧光内窥镜,预期将凭借其药械联动的示踪技术,实现爆发式增长。

2020年迈瑞坚持不断创新研发,同时海外市场实现重大突破,境外营收占比47.16%,预期未来国际化步伐将加速。

Top 2:爱美客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爱美客(300896.SZ)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27.18%;毛利6.54亿元,同比增长26.55%;毛利率92.17%,同比减少0.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长43.93%。

2. 业务营收分析

国内医美行业快速增长,经过多年积淀公司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丰富的产品布局、完善的市场网络和营销体系,帮助公司加强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先发优势明显。

爱美客产品线包括溶液类注射产品、凝胶类注射产品、面部埋植线和化妆品4类。各部分业务占比分别为63.07%、35.56%、0.26%、1.11%。其中核心产品线溶液类注射和凝胶类注射产品同比增长分别为82.85%和-19.21%。溶液类注射产品(嗨体)在细分市场具有先发优势和独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前期市场培育后得到机构和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增速表现迅猛。

3. 产品动态

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为:Ⅲ类医疗器械系列注射用透明质酸钠产品、面部埋植线产品、衍生的品牌矩阵“伴侣型”化妆品。在医疗美容领域,公司拥有丰富的医美Ⅲ类医疗器械产品线,具有产品布局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系列透明质酸钠产品分为凝胶类和溶液类注射产品。此外,公司已经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还有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公司仍在不断研发其他医疗美容领域的医疗产品,包括含聚乳酸用于皮肤功能性治疗的注射产品,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药品,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注射用基因重组蛋白药物等。在研产品医用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项目(童颜针)进入到注册申报阶段,用于去除动态皱纹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正处于临床阶段,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利拉鲁肽注射液正处于临床阶段。公司产品线从生物医用材料向生物医药领域扩展,在研产品呈现出梯队化布局。

4. 浩悦观点:独占与前瞻性产品或成业绩增速引擎

作为国内玻尿酸产品的龙头企业,产品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明显。据统计,2019年公司玻尿酸产品销售数量已占国内市场26.5%份额,销售金额占比达到14.0%,中低端产品占比较高。核心产品嗨体也是目前唯一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针对颈部皱纹改善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也处于独占阶段,两款产品正处于高速放量期,增长迅速。

此外,公司在医美产业的布局具有前瞻性,“童颜针”产品预计2021年上市,肉毒素、减肥纤体等产品也已处于临床阶段,有望接力玻尿酸成为支撑公司未来数年快速增长引擎。

Top 3:华熙生物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华熙生物(688363.SH)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39.63%;毛利21.43亿元,同比增长42.68%;毛利率81.41%,同比增长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6亿元,同比增长10.29%。

2. 业务营收分析

公司主要产品线有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等。其中原料产品实现收入7.03亿元,同比减少7.55%;医疗终端产品实现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17.79%;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112.19%;综合毛利率为81.41%;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0.84%,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1.14%;营业利润为7.57亿元,同比增长8.21%。

分地区看,中国市场营收22.27亿元,同比增长45.90%;海外市场营收4.05亿元,同比增长13.01%。

3. 产品动态

公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供应商,产品覆盖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主要产品如下:

  • 原料产品:2020年公司新上市化妆品级原料产品2个,分别为超高分子聚谷氨酸钠和超活麦角硫因。
  • 医疗终端产品:2019年公司推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单相含麻透明质酸软组织填充剂,2020年下半年公司推出润致“娃娃针”,含有利多卡因的微交联透明质酸,适用于面部真皮组织浅层到中层注射除皱。同时,公司不断丰富其他透明质酸填充剂产品线,升级术后修复系列产品,如液体敷料、喷剂敷料等产品。公司作为瑞士Regen Lab公司在中国唯一的总经销商,2020年公司积极开展“富血小板血浆制备用套装”产品在国内骨科、运动医学科、整形外科以及疼痛科等多科室的推广与销售。
  • 功能性护肤品:公司依托产业链平台优势,利用在生物医药行业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使用吹灌封一体化技术生产出无菌、无化学防腐添加的小包装“透明质酸次抛原液”系列产品。目前,公司旗下拥有“润百颜(BIOHYALUX)”、“夸迪(QUADHA)”、 “米蓓尔(MEDREPAIR)”、“BM肌活”、“润熙禾(BLOOMCARE)”、“佰奥本集(BioBurgeon)”等多个品牌系列,产品种类包括次抛原液、各类膏霜水乳、面膜、手膜、眼膜、喷雾、母婴个护、头皮护理及部分彩妆产品。

4. 浩悦观点:立体构建基于原料平台系列产品闭环,支撑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产商,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透明质酸全产业链平台型公司。不同于爱美客专注于纵向布局医疗类爆款产品,公司依托原料平台的强大优势立体打造原料、医疗、功能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四大系列产品平台,紧扣医美功能属性,切入消费品广阔市场空间。商业模式上To B、To C兼具,以产品力为核心、加码营销体系搭建和品牌影响力建设,2020年护肤品体量快速进入国产第一梯队,营收翻倍增长,已成为公司最大营收来源。随着功能性食品系列陆续上市,公司四大类产品形成业务闭环,有望支撑公司未来数年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Top 4:微创医疗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微创医疗(00853.HK)营收6.49亿美元,同比减少18.2%,毛利4.36亿美元,同比减少22.7%,毛利率67.18%,同比减少3.95%,归属母公司净亏损2.23亿美元,同比减少869.9%。

2. 业务营收分析

微创医疗2020年实现收入6.49亿美元,其中22.3%来自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31.1%来自骨科医疗器械业务,27.8%来自心律管理业务,10.6%来自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5.1%来自神经介入产品业务,2.3%来自心脏瓣膜业务,0.7%来自外科医疗器械业务。由于海内外各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影响,整体收入同比下降18.2%。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微创医疗旗下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神经介入产品业务和心脏瓣膜业务仍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分别同比提升40.9%、17.5%及383.4%(剔除汇率影响)。

3. 产品动态

2020年,微创医疗的研发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共有30款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2款产品进入绿色信道。自绿色通道建立以来,截至2020年末,集团共有二十款产品获批进入绿色通道,连续六年在医疗器械行业排名第一。国际市场上,集团已有4项产品获得FDA批准,14项产品获得CE批准。

4. 浩悦观点:“集团军”声势浩大,业务线分拆亟待业绩表现

和国产大多数品牌深耕特定领域不同,近年来微创医疗布局广泛。微创集团凭借较为成熟的研发体系、法规平台、品牌影响和融资能力,投资了多款高端医疗器械,整合国内外数十家公司运营,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微创集团军”。

微创医疗逐步分拆子业务独立上市,其中微创心脉登陆科创板、微创心通登陆港交所,微创电生理和微创机器人拟登陆科创板。各大业务也获得资本追捧,手术机器人业务获30亿元人民币融资,心脏瓣膜业务获1.3亿美元融资,骨科业务约获7,500万美元融资等。

虽然微创医疗前景看好,但当下财报却并不靓丽。微创医疗内部各项业务的整合尚需时日,待其新业务逐步释放、产品线成型,成功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微创医疗有望成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进军全球的领军企业,在资本的助力下加快追赶美敦力的发展步伐。

Top 5:健帆生物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健帆生物(300529.SZ)营收19.51亿元,同比增长36.24%;毛利16.72亿元,同比增长35.48%;毛利率85.73%,同比减少0.4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75亿元,同比增长53.33%。

2. 业务营收分析

  • 血液灌流器业务:(1)公司掌握吸附材料生产核心技术,并研制出适用不同病症的灌流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7.30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88.88%,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BS330)的应用原理为采用离子吸附树脂,利用适当的树脂孔径、树脂表面的正电性基团、树脂骨架的亲脂基团,实现对胆红素和胆汁酸相对选择性吸附。报告期内公司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产品的销售收入为9,386.31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82%。
  • 血液净化设备业务:(1)DX-10血液净化机:公司DX-10血液净化机可用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液净化组合治疗方式,报告期内公司DX-10型血液净化机产品的销售收入为3,555.70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83%。(2)血液灌流机:公司JF-800A血液灌流机是为临床血液净化提供体外循环动力及安全监测的医疗设备。报告期内公司血液灌流机产品的销售收入为682.20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0.35%。(3)Future F20血液净化设备:公司2020年新取得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并于2021年1月取得欧盟CE认证。
  • 血液透析粉液业务:血液透析粉液产品可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药物中毒的血液透析。报告期内公司透析粉液产品的销售收入为3,024.08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5%。

3. 产品动态

2020年度,公司新增3个新产品III类注册证:Future F20血液净化设备、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针、 血液透析浓缩液;2021年初至今,公司再度新增1个新产品注册证: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2021年重点研究开发炎症介质、免疫、胆红素、内毒素、降血脂、体外循环动力类器械等系列产品。

4. 浩悦观点:血液灌注领域龙头持续高增长,警惕单一产品依赖风险

健帆生物是血液灌注领域的绝对龙头,市场占有率超过80%。2021年健帆生物业绩增速和盈利能力均创历史新高,“优秀的产品+个性化营销”策略支撑核心产品的年终放量,公司已覆盖全国5800家医院,同比增加900家。分业务来看,2020年公司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产品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33.3%,占营收比重88.7%,其中尿毒症领域为治疗刚需,公司产品临床认可度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公司业务有望获得持续高增长,仅肾病领域行业潜在空间超过70亿,随着透析患者增长和公司灌流渗透率提升,一次性血液灌流器收入会持续提升,公司也在重点开发海外市场。

对于一家医药公司,研发至关重要,健帆生物的研发费用占比仅4.14%,销售费用占比达到24%,公司处于产品推广期,依赖营销促进业绩增长。同时我们关注到健帆生物业务有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如果出现国家政策调整,产品技术替代等,特别是技术替代,这些变化将会较大程度影响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Top 6:欧普康视

1. 整体营收

2020年,欧普康视(300595.SZ)营收8.71亿元,同比增长34.59%;毛利润6.84亿元,同比增长34.91%;毛利率78.54%,同比上升0.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亿元,比增长41.20%。

2. 业务营收分析

  • 角膜塑形镜业务: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角膜塑形镜,用于视力矫正和近视控制。角膜塑形镜作为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收入5.2亿,占公司收入比例59.90%。公司拥有“梦戴维”和“DreamVision”二个塑形镜品牌。其中,梦戴维品牌角膜塑形镜已应用十五年,用户超过百万。DreamVision产品作为高端产品,则具有智能化、个性化等特点。在销售推广方面,公司继续加大销售网络构建力度。2020年公司新增合作终端近200多家,目前已建立合作关系的终端总数超过1100家。
  • 护理产品:公司的护理产品收入于2020年收入达到1.55亿,增速为44.46%,为公司丰富的产品线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 医疗服务业务:公司于2020年开始布局医疗服务,主要业务内容为公司对向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医疗服,2020年收入6,300万,收入占比7.24%,开局良好。
  • 其他业务:除以上业务之外,公司其他的业务均有较大增长,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2020年,公司普通框架镜业务收入1.06亿,同比增长25%;普通角膜接触镜业务收入0.2亿,同比增长38%。

3. 产品动态

  • 角膜塑形镜方面,公司进一步推广先进设计的DreamVision系列镜片并增加了散光设计,高端镜片占比稳步提升。新型角膜塑形镜的研发也获得临床试验备案批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在护理产品方面,推出了“顺滑型”硬镜冲洗液、智能硬镜试戴片组消毒盒和新一代抗菌双联盒,硬镜润滑液开始临床试验。
  • 耗材方面,荧光素纳眼科检测试纸完成首次注册。
  • 眼保健产品方面,缓解视疲劳和干眼症的智能温控眼部雾化仪正在试用中。

4、浩悦观点:近视矫正刚需市场奠定“眼茅”地位

公司2020年各季度的业绩变化,再一次验证了近视矫正的刚需特性。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下降14%左右,而到2020年半年报时,业绩恢复到同比增长13%,2020年全年业绩同比增长34%,增幅超过市场的预期。除了行业的特性之外,公司对市场的把控以及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值得尊敬。

据调查,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以超过50%位列全球第一,但角膜塑形镜在我国8~18岁近视青少年的渗透率仅为1.26%,市场空间非常巨大。在角膜塑形镜领域,欧普康视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借助已经建立的销售体系以及国产品牌的优势,未来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可期。

除此以外,公司的眼视光综合服务商的战略布局已初见成效,眼科器械+护理+眼科服务的业务闭环已基本成型,眼科终端服务网络有望与眼视光器械销售形成更好协同效应,构建出极高的业务竞争壁垒,公司未来发展值得长期看好。从2019年至今,公司二级市场市值增长接近10倍,侧面验证了二级市场投资人对公司“眼茅”地位的认可。

Top 7:威高股份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威高股份(01066.HK)营收113.5亿元,同比增长9.26%,毛利64.6亿元,同比减少0.87%,毛利率56.92%,同比减少5.8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9.74%。

2. 业务营收分析

  • 医疗器械业务:医疗器械业务分为五大板块,其中临床护理产品主要为一次性输注耗材,2020年收入为42.67亿,相较2019年略增长0.3%,公司以丰富的产品组合抵抗疫情期间的不利影响,包括医院停诊、手术量下滑和部分地区低值耗材集采等。其他产品得益于疫情带来的需求增加,增长迅速,包括麻醉及手术产品同比增长28.7%。医学检验及其他耗材产品同比增幅超过40%,创伤管理产品实现营收3.47亿,略下滑6.2%。
  • 药品包装业务:2020年药品包装业务收入为16.93亿,同比增长32.2%。两大类产品,预灌封注射器和预充导管冲洗器,受益于预灌封包装在医美和高端生物制品等领域的应用渗透率加大以及新冠疫苗的配套需求,增长势头十分强劲。同时,公司后续的产能逐步释放,2021年预灌封产能预计达到5.5~6亿支,2025年产能规划为20亿支,年复合增长超过40%,保证了未来5年产品的持续供应。
  • 骨科业务:2020年骨科业务收入17.48 亿,同比增长12.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6 亿,同比增长26.68%,略优于同业。公司通过进一步巩固在脊柱领域的市场地位、加大关节产品市场推广,以及渠道下沉、搭建物流平台等措施,快速拉动销售增长,同时在未来可能的骨科国采中,公司处于进口替代优势一方,借助于自身创新研发和学术推广能力,有望保持龙头地位。
  • 介入业务:2020年介入业务收入16.12亿,同比略下滑2.7%,海外爱琅的收入受全球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但下滑状况好于预期,国内仍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公司税前溢利同比扭亏为盈,税前溢利为2,644万,爱琅的收购价值逐步体现于报表。爱琅帮助威高快速充实了介入方面的产品线,并让威高迅速打入海外市场,扩宽销售渠道,协同性正在逐步显现。

3. 产品动态

2020年,威高股份研发投入达4.1亿,占收入比例约3.63%。全年公司在国内新获专利95项,正在申请111项,目前共获批538项专利,其中有89项为发明专利;海外市场有8项专利正在申请中,累计共获得162项专利。

产品注册和研发方面,2020年公司在国内市场新取得产品注册证38项,还有20项产品已完成研发,正处取证过程中;海外市场方面,有91项产品已完成研发,正处拿证阶段。

公司基于产品结构,继续加大在现有产品系列框架内完善细分产品布局,同时拓展新业务,上市新产品以应对集采的负面影响,指引未来的长期收入增长。在骨科领域,管理层指引公司为应对集采做了充分的规划,正在研发多款没有集采压力的创新产品,2022年将逐步落地,包括关节新产品、关节上游产品、脊柱融合产品、神外产品、生物材料、骨科机器人等。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发展围术期新业务,公司预计在未来2~3年推出,包括泌尿外科、麻醉、疼痛管理、呼吸、ICU重症等。此类产品目标市场规模600亿元以上且以外资产品为主。公司也在积极关注其他外科医疗器械耗材,以及数字化医疗包括智能化病房等。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CMEF展会上,威高股份展示了多项重磅产品,其中威高妙手手术机器人已于2020年10月底完成168例临床入组,该产品具有7个自由度、能实现540°末端旋转多操作,且可借助5G技术实现数千公里外的实时远程手术。此外,公司也重点展示了作为小分子定量分析的金标准—三重四极杆质谱仪以及新一代“四维”X射线血液辐照仪,彰显了公司在微创介入、IVD、血液安全整体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布局。

4. 浩悦观点:新业务拓宽边界,管理层顺利交接

威高股份聚焦临床护理、医药包装、骨科产品、介入产品四大领域。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带来的较大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全年仍然实现了稳健增长。公司的低值耗材业务近年接连受到疫情和集采的冲击,利润逐渐走低,但丰富的产品组合和市场口碑帮助公司抵御了相当一部分疫情的负面影响。同时,威高通过一次性输注耗材构筑的行业地位和品牌形象,以及进入各级医院多个科室的强大销售渠道,为后续产品持续发力提供重大推手。

公司近年也在不断优化产品组合,持续发展高值耗材产品。在骨科业务方面,威高已成为国产龙头,是骨科植入物市场的国产第一品牌。公司在创伤、脊柱、关节等全领域均有布局,属于国产器械中为数不多的全品类厂商。介入业务也在收购爱琅后,进一步实现了品类和渠道上的互补,让公司迅速补充了肿瘤介入、血管介入等领域的产品线,同时打开了海外法规市场的销售渠道。2020年3月,公司新一届管理层团队上任,期待凭借团队在业内的丰富经验以及配套的股权激励政策,可以帮助公司继续扩张业务版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Top 8:英科医疗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英科医疗(300677.SZ)营收138.37亿元,同比增长564.29%;毛利95.51亿元,同比增长1726.89%;毛利率69.03%,同比增加43.9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0.07亿元,同比增长3929.56%。

2、业务营收分析

疫情影响下,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需求激增。公司依托强大的销售能力、领先的生产技术及工艺、快速产能扩产能力等优势,实现业绩突破,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外销收入同比增长436.05%,产品内销收入同比增长2789.72%。

  • 个人防护类收入134.52亿元,同比增长660.23%,主要受海外疫情因素影响,医疗机构健康检查量增加,社会公众防护意识提升,使得一次性手套产品销售大幅增长,产品价格亦大幅提升。
  • 康复护理类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5.08%。
  • 其他产品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55.78%。

3. 产品动态

英科医疗是一家立足中国的综合型医疗护理产品供应商,业务遍及全球。主营业务涵盖个人防护、康复护理、其他产品三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一次性手套、轮椅、冷热敷、电极片等多种类型的护理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养老护理机构、家庭日用及其他相关行业。公司将继续加强新产品开发、提升现有产品及在产品应用方面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 医疗防护产品主要包括一次性丁腈手套、PVC手套以及隔离服等其他防护用品,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及检查,也可用于食品加工及精密电子等多个行业。公司将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开展新材料的研发,扩大针对特定客户需求的一次性手套产品组合。
  • 康复护理产品属于康复护理行业里辅助行走的产品类型,公司将积极开发如电动轮椅车等康复护理设备以及理疗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购物便利。
  • 其他产品主要包括保健理疗产品以及检查耗材。公司将进一步探索现有产品升级及新应用的机会,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客户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

4. 浩悦观点:“风口”下凸显技术与资金壁垒

面对疫情带来的医用防护用品需求“风口”,英科医疗能够顺利抓住行业发展机会,与其多年深耕手套领域及持续拓展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手套不同于口罩、医用酒精等防疫用品,手套生产线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想要快速投产几乎不可能,因此不能“临时抱佛脚”。英科医疗多年来专注于一次性手套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线自主创新、生产工艺优化、销售团队扩张,加之持续不断的产能建设等,这些都成为公司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的关键因素。

Top 9:乐普医疗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乐普医疗(300003.SZ)营收80.387亿元,同比增长3.12%;毛利53.84亿元,同比降低4.36%;毛利率67.0%,同比减少7.2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02亿元,同比增长4.44%。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8,969.93万元,同比增长5.00%。

2. 业务营收分析

核心心血管介入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1,310.61万元,同比降低37.85%。受四季度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的影响和一季度疫情影响,传统金属药物支架经营业绩大幅下滑,报告期内支架系统(支架、球囊、配件及外贸) 实现营业收入110,817.22万元,同比降低38.00%。

3. 产品动态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Ⅱ类、Ⅲ类医疗器械主要产品注册证共计424项,较去年同期新增59项;处于注册阶段的产品共计135项(含变更及延续注册)。

公司以“心血管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一体化发展”作为三大业务板块。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NeoVas)作为国内首款获准上市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为临床提供可降解选择。自主研发的血管内药物洗脱球囊导管于2020年6月获批,切割球囊于2020年12月获证,上市后与NeoVas、已报产的切割球囊形成互补,促进临床实现“介入无植入”。左心耳封堵器于2020年6月获批,通过封堵左心耳、有效预防血栓生成及脱落,降低栓塞风险。公司覆盖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分析诊断的人工智能AI-ECGTracker系统2019年11月获得欧盟CE认证, 2020年3月获得美国FDA批准注册,公司人工智能AI-ECG Platform系统2018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注册和欧盟CE认证,2020年2月获得NMPA注册批准,准确性达到95%以上,自主研发的具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分析算法的“多道心电图机”OmniECG B120 AI、OmniECG C120 AI分别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批准,公司连续四个人工智能医疗产品获得境内外监管部门批准注册。

4. 浩悦观点:“介入无植入”全面构建心血管平台型企业

乐普医疗是国内高端医疗领域优势企业,其业务布局医疗器械、药品以及服务三大领域,形成一体化发展,心血管医疗器械作为其最重要分支,2020年受国家集采影响较大,需要加速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及落地,进一步扩大业务版图。随着疫情的控制,销售已逐步恢复,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吸收支架拓宽技术护城河,在小血管和术后再狭窄等适应症中展示优势,其药物球囊和切割球囊的研发也使冠脉和外周进入“无植入时代”,将在未来有爆发式增长。左心耳封堵于2020年6月获证,随着房颤治疗理念的快速渗透,将会成为未来的增长引擎。公司正在研发的介入主动脉瓣TAVI 3.0、国际最新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超声导管RDN(射频消融导管)等重大器械产品未来年度或将助力提升公司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加速企业国际化转型。

Top 10:心通医疗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心通医疗-B(02160.HK)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383.37%;毛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620.09%;毛利率43.66%,同比增加14.35%。公司净亏损3.98亿元,同比增长175.45%。

2. 业务营收分析

公司2020年的收入均来自其自研的第一代TAVR产品VitaFlow,本产品主要由PAV、电动输送系统及若干手术配套产品组成。其中,PAV是一种自膨式人工生物瓣膜,其通过将牛心包瓣叶和双层PET裙边缝合到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上而制成。电动输送系统由导管和电动手柄组成,手术配套产品包括第一代Alwide瓣膜球囊扩张导管和第一代Alpass导管鞘。2019年7月,VitaFlow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上市,也是第一个国内上市的牛心包瓣叶TAVR产品。

3. 产品动态

公司的第二代TAVR产品VitaFlowII,已于2020年10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并于2020年11月获得受理,预计将于2021年底前在中国完成注册。VitaFlowII产品属于可回收的TAVR产品,相比一代产品,二代主要对输送系统进行升级,二代的鞘管包括远端喇叭口(位于输送系统远端的喇叭形尖端),若PAV未被精准放置在指定位置,则医生可回收PAV。如果2021年成功通过上市审批,有可能成为国内最早上市的可回收TAVR产品之一。

公司其余瓣膜产品布局,如二尖瓣置换TMVR,二尖瓣修复TMVr以及三尖瓣修复类产品TTVr尚处于研发阶段。

4. 浩悦观点:公司产品上市快速放量,市值领跑国产介入心脏瓣膜赛道

依托微创医疗集团整体平台能力,加之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定价,作为第三家产品国内上市的TAVR厂家,心通医疗以2020年销售额过亿的成绩,展现出优异的市场推广能力,产品上市第二年市场份额接近25%。此外,有望在2021年年底获得注册证的二代TAVR产品,将进一步增加公司在主动脉TAVR领域的市场推广优势。

心通医疗目前估值远超同领域上市公司,侧面反映了投资人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心通医疗、启明医疗与沛嘉医疗等行业先行者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极大刺激了同赛道一级市场投资人的热情。2020年,心脏瓣膜赛道约有15家公司完成融资,其中部分热门公司的一级市场估值已超过60亿元人民币。资本和新入局者的涌入,加剧了行业的内部竞争格局,产品临床性能更优,推广速度更快,以及产品布局更全面的公司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环境有望进一步促进国内心脏瓣膜介入行业快速发展,我们期待国内胜出者真正在这个赛道上成为全球领导企业。

Top 11:康泰医学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康泰医学实现营业收入140,122.53万元,同比增长26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339.54万元,同比增长73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9,517.07万元,同比增长771.01%。

2. 业务营收分析

康泰医学实现营业收入14.01亿元,同比增长26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731.37%。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市前实现大幅增长。究其原因,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与疫情防控和治疗需要密切相关(血氧类产品占营收比重63%,成为公司最大业务单元)。

3. 产品动态

目前主营产品为:血氧类、监护类、心电类、超声类、血压类、分析测试类。同时,在深圳市投资6,503.37万元用于建设智能医疗设备产业研究院项目,在智能医疗设备检验检测等领域探索技术突破,目前共计持有国内专利185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外观设计专利82项;国外专利92项;软件著作权159项以及大量的技术储备。

2020年,公司新增国内专利34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24项;新增国外专利88项,新增软件著作权49项,截止目前共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37项,美国FDA市场准入许可19项,欧盟CE产品认证28项,加拿大产品 认证4项。2020年,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9项、FDA市场准入许可1项、欧盟CE认证1项。

2021年CMEF,康泰医学旗下全线主打产品全部参展:HMS2020健康管理一体机、E系列心电图机新品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

4. 浩悦观点:业务拓展面临压力,研发投入偏低或影响未来竞争力

康泰医学实现营业收入14.01亿元,同比增长26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731.37%。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市前实现大幅增长。究其原因,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与疫情防控和治疗需要密切相关(血氧类产品占营收比重63%,成为公司最大业务单元)。

从销售模式看,以经销模式为主,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超过80%,占比过高。相较于毛利更高的直销模式,公司未来自身销售团队的强化值得考虑;从销售区域看,境外销售比例较高,占到营业收入77.45%,存在贸易摩擦风险,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的对应保持存在继发性特征,国内市场的深耕必然是绕不开的战略部署;从销售库存看,公司存货28,442.20万元,较期初增加15,643.55万元,增幅122.07%,占总资产比例13.56%。无论从绝对值以及增幅比例上看,如何去库存应该是销售扩张的头一步;从研发进展看,公司研发投入为4,873.72万元,同比增长20.1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48%,公司研发比例已经连续三年走低(2019年:10.48%、2018年:9.48%),均低于行业中位值。

“增长相对停滞”、“产品单价下滑”、“销售局面” 、“研发破局”等,均为企业内驱需要突破的核心。期待公司能破除桎梏,借力远程医疗服务等增长引擎,真正发挥7大类42个品规产品的协同效应(国内专利160项),将毛利率由50%向上提升,2021年交出后疫情时代的答卷。

Top 12:鱼跃医疗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鱼跃医疗(002223.SZ)营收67.3亿元,同比增长45.09%;毛利35.43亿元,同比增长81.13%;毛利率53.07%,净利润17.57亿元,同比增长130.65%。

2. 业务营收分析

鱼跃医疗涉及家用和医用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产品领域,公司拥有500多种产品品类,近2万个产品规格,公司重点产品制氧机、雾化器、轮椅车、血压计、听诊器等位居全国领先地位,其中血压计,制氧机等主要产品市占率持续第一,血糖仪、呼吸机等产品也进行入快速增长期。

  • 鱼跃医疗的主营业务分为三大主要板块:家用医疗、医用呼吸与供氧、医用临床,从营业收入的构成来看,三块业务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39.46%、33.61%以及23.71%。(1)家用医疗:非抗疫类产品主要包括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和AED,电子血压计和血糖仪2020年销售已恢复,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30%,得益于疫情期间健康监测类提升及线上购物比例提升,新型额温枪等高毛利产品拉高板块毛利率。(2)医用呼吸与供氧:受疫情因素影响,呼吸机与制氧机快速放量,呼吸机2020年实现收入10.40亿,制氧机2020年收入10.75亿元。(3)医用临床业务:2020年收入15.94亿元,主要来源于子公司中优医药(2020年收入为9.57亿元)和上械集团。
  • 分区域情况,国内实现销售收入47.87亿元,增长26.48%,国际市场取得销售收入19.38亿元,增长127.78%。

3. 产品动态

  • 2020年初,公司增资8,000万元加码眼科器械市场,收购六六视觉。六六视觉主要产品有裂隙灯显微镜、手术显微镜、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眼科电子诊疗器械、眼科激光医疗仪、人工晶体等。
  • 鱼跃的丹阳智能化制造基地自2019年下半年陆续开始启用后,已经承接了母公司旗下子公司部分生产,充分解决了过于一直影响鱼跃发展速度的产能瓶颈问题。
  • 公司无创呼吸机于2020年4月成功通过美国FDA(EUA)认证,其他核心产品也已拥有欧洲CE认证。
  • 2021年5月10日,鱼跃医疗拟以4.08亿总对价收购凯立特50.99%股份,进一步加强鱼跃在糖尿病赛道的业务布局。
  • 2021年5月新品发布会上,鱼跃推出4款新品: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安耐糖Anytime、便携式制氧机Spirit-3、家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HF-60M、自动体外除颤器 M600。

本届CMEF展,鱼跃更是集结30+个产品亮相。未来鱼跃将在血压监测、体温监测、中医设备、手术器械等基石业务之上,重点发力三大核心赛道:呼吸、POCT、感控。此外,还将持续孵化急救、眼科、智能康复等高潜力赛道。

4. 浩悦观点:外延并购打造复合产品线,平台化建设增加抗风险能力

鱼跃医疗在不断丰富企业产品结构,曾先后并购上械集团、上海中优、德国曼吉士Metra,投资美诺医疗Amsino Medical,参股江苏视准医疗,并购苏州六六视觉,进一步加强布局了眼科医疗器械,近期还收购糖尿病企业凯立特,外延并购步履不停。鱼跃目前覆盖家庭医疗器械、专业消毒与感染控制、医院设备、临床耗材、急救设备、中医器械、手术器械,眼科器械及眼部健康等各个方面。鱼跃在积极打造复合的平台型企业:多品类的产品结构、线上+线下、院内+院外销售,这些能一定程度上加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从年报来看,鱼跃医疗收入和盈利在过去一年均大幅增长,但股价自2020年7月之后走低,目前市净率和市销率均接近低点,当前市销率仅为4.56,市盈率仅为17.37,相比于行业中位数,仍有比较大空间,但英科、鱼跃等疫情产品占比大的企业,市盈率都大大低于平均水平。我们认为,仍需要关注的是收入的可持续性,20年国内的疫情相对进入平稳期,不过全球的疫情在持续蔓延,鱼跃医疗陆续接到数十个国家的物资需求,近日印度又增加1.9万台的制氧机订单;此外,公司的外延整合、其他产品的逐步放量、渠道的整合与协同,也值得关注和期待。

Top 13:南微医学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南微医学(688029.SH)主营收入13.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14.92万元,同比增长1.55%;公司主营业务成本4.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16.21万元,同比增长1.17%;主营业务毛利较去年同期增加0.13个百分点。

2. 业务营收分析

报告期公司EMR/ESD类、ERCP类、EUS/EBUS类产品业绩增长显著。

  • EMR/ESD类收入1.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03%;主要系国内ESD电刀产品收入增加1,532.23万元。
  • ERCP类收入9,944.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57%,主要系国内市场加大产品推广力度,销售收入增长所致。
  • EUS/EBUS类收入1,215.9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56%,该类产品成本690.78万元,同比增长95.16%,主要系该类别产品销量增加及结构变化影响,单位成本高的EUS针产品销售占比由2019年的16.34%上升至41.56%。
  • 代理类产品收入1,957.83万元,同比增加1,009.22万元,其中子公司MTE收入增加701.87万元,子公司MTU收入增加307.35万元。
  • 微波消融类、活检类受国内外疫情影响,销售收入同比有所减少。

综述,2020年国内共实现收入8.10亿元,占主营收入比重为61.22%,较2019年同期增加4,806.99万元。受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影响,2020年外销收入5.13亿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2,792.07万元。

3. 产品动态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配合内镜使用的检查及微创手术器械、微波消融所需的设备和耗材。公司内镜诊疗器械主要包括活检类、止血和闭合类、EMR/ESD类、扩张类、ERCP类、EUS/EBUS类等六大类60多种上百个规格系列产品,微波消融主要包括微波消融仪和微波消融针系列产品。

公司有327人次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人数的16.76%。共申请专利194项,新获授权专利89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4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欧洲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国内外观专利7项。

4. 浩悦观点:打造微创赛道平台型公司,中国版“波科”年度布局

2020年,在非疫情相关医疗细分赛道整体下挫背景下,实现营业收入13.26亿元。中国、美国、欧洲等市场业绩正增长,盈利主要来自于内镜诊疗器械和肿瘤消融器械及耗材版块,总体毛利率66.0%。归母净利润2.61亿元(-14.11% YOY),直间接原因:研发投入增加(+2.13 YOY)、股权激励(344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79.30万股)、汇兑损失(1,800万)。

销售管线方面,5大产品线均实现正增长(止血及闭合类产品5.8亿元增长0.2%、扩张类产品1.6亿元增长6%、ERCP类产品1亿元增长31.6%、EMR/ESD类产品1.6亿元增长30%、EUS/EBUS类产品1,216万元增长36.6%),3条细分管线负增长(活检类产品1.8亿元减少23.5%、微波消融针7,937万元减少10.7%、肿瘤消融设备482万元减少24.2%)。总体而言,因相对金额较小,未影响主体业务。一方面依靠强势的止血及闭合类产品(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9.59%)稳住营收规模,另一方面布局的高端器械占比逐步提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销售区域方面,国内实现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6.3%,海外实现收入5.1亿元,同比减少5.2%。因欧洲、美国拥有直销团队,较同比公司恢复销售速度更快。同时国际市场渠道进一步优化,2021年一季度,原ROW营销区域北美、中北美和南美市场及团队划归MTU管理,中东、非洲等营销区域集团对划归欧洲公司MTE管理。此举旨在中远期降低其产品国内集采风险,铺垫未来增长点。

产品里程碑方面,ERCP类远端腔道可视化产品目前处于提交型式检验阶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EOCT C1主机和耗材国内获证,止血闭合类Lockado欧盟MDD注册及美国510K,已在德国、美国上市。

研发端方面,投入9,966.86万元(占营业收入7.51%),研发团队327人(占员工总人数 16.76%),国内外新获准入证书209张,申请专利194项(新获授权专利89项),通过“人、才、力”几个维度聚焦产品创新,里程碑时间表相对较为明确。

不利因素方面,涉及波士顿科学在美国、德国发起的两起专利诉讼事项。对应推出Lockado夹子纳入止血夹MDD证书,或将对应解决因海外法律诉讼风险带来的销售看空局面。

综上,从2018年“左右任意旋转”的和谐夹标准款上市,到升级产品Lockado获得欧盟MDD注册及美国510K(德国、美国上市);从起家的“内镜下微创手术器械”(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诊断及治疗),到并购拓展的“肿瘤消融设备及耗材管线”(肿瘤的热微波消融治疗),再到提前布局的EOCT内窥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人体腔道“无创光学活检”)。南微沿着既定方针,三大技术平台逐步形成阵列体系,着力打造微创赛道平台型公司。是否能率先在类比公司中破局成为中国版“波科”,2021,拭目以待最新进展。

Top 14:大博医疗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大博医疗(002901.SZ)营收15.87亿元,同比增长26.2%;毛利13.63亿元,同比增长26.6%,毛利率85.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30.1%。

2. 业务营收分析

大博医疗以骨科植入性高值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主营业务,其业务板块包括:创伤类产品(61.80%)、脊柱类产品(23.27%)、微创外科类产品(7.03%)、神经外科类产品(2.40%)、手术器械(1.80%)和其他产品(3.70%)。创伤类(+23.06%)、脊柱类(+39.31%)和微创外科类(21.69%)产品是大博医疗业务的核心增长驱动力。

3. 产品动态

已持有国内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0个,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2个,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357个。新取得二类及三类注册证共19个,其中髋关节假体注册证的取得,丰富和完善了关节产品线,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共有277个批次的注册证在申请中,涵盖了创伤、脊柱、微创外科、神经外科、齿科、关节、运动医学等领域。

  • 创伤类产品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增长空间更大的脊柱类产品收入占比连年上升,产品线结构更加均衡。
  • 髋关节假体注册证获批,未来将加快人工关节假体项目的投产,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人工关节假体产品,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 微创外科产品亦受到疫情和带量采购影响,增速放缓。
  • 运动医学及齿科相关产品也在加速研发中,有望于近期推出,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

4. 浩悦观点:龙头依旧但增速放缓,集采下创新布局成为盈利关键点

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人员流动显著减少,相应地使得创伤患者人数也大幅减少。而大博医疗的收入占比中最大的一部分为骨科创伤高值耗材业务,其收入增长受到较大影响。

去年骨科高值耗材已在国内不少省份开展,国内相关企业的增速均出现了放缓。尽管产品售价下降,但集中度提升,因此作为骨科高值耗材头部企业的大博医疗在收入增速放缓的同时仍能保持26.2%的增长。随着带量采购更深入地开展,大博医疗是否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速需要企业进一步在成本控制、丰富产品线和新业务开拓上下功夫。

未来关注的方向:带量采购全面铺开后,大博医疗作为头部企业在“以量换价”后应该还能保持收入的较快速增长。但产品单价快速下降后,其盈利能力会被大幅削弱。未来创新产品的研发销售将成为提升其盈利能力的关键点。近几年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去年研发投入超过1.28亿元,较上年增长27.54%。尤其是其布局的运动医学和齿科领域,短期内不会受到带量采购的影响,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保持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Top 15:启明医疗

1. 整体营收

2020年度,启明医疗(02500.HK)营收2.76亿元,同比增长18.3%;毛利2.27亿元,同比增长16.8%;毛利率82.3%,净利润-1.83亿元,减亏52.0%。

2. 业务营收分析

启明医疗瓣膜组合由9款自主研发产品及在研产品组成,包括两款已上市TAVR产品(VenusA-Valve及(VenusA-Plus)、一款注册前阶段TAVR产品(VenusA-Pro)、两款设计阶段TAVR产品(VenusA PowerX及Venus Vitae)、一款注册阶段TPVR产品(VenusP-Valve)、一款设计阶段TMVR产品(Limbus)、一款设计阶段TTVR产品及一款设计阶段外科瓣膜。除心脏瓣膜系统外,启明医疗亦提供与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术兼容的关键辅助产品,包括已上市瓣膜成形术球囊产品(V8&TAV8)及临床阶段CEP装置(TriGUARD3)、一款临床前阶段主动脉修复装置(Leaflex)。

3. 产品动态

3.1 主动脉瓣管线:

  • 2020年4月,VenusA-Valve在巴西获批进行产品注册。
  • 2020年9月4日,宣布与Pi-Cardia Ltd.的首批投资和授权合作交易,将技术引入中国。
  • 2020年11月,VenusA-Plus获得NMPA的上市许可,国内首款获批且目前上市唯一可回收功能的TAVR产品。
  • 2020年12月,VenusA-Valve及VenusA-Plus在泰国获批。
  • 2021年1月28日,宣布与Endoluminal Sciences Pty Ltd达成合作,将其瓣膜主动防周漏技术引入中国。
  • Leaflex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实施FIM。

3.2 肺动脉瓣管线:

2019年4月28日,公司自主研发的VenusP-Valve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膜系统通过了NMPA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了特别审批程序“绿色通道”。2019年4月,提交CE申请,现正在技术审查中。如获批上市,将成为欧盟首款自膨TPVR,全球首款适用于已接收TAP治疗RVOTD患者的大尺寸TPVR产品。

3.3 二尖瓣、三尖瓣管线:

2020年5月2日,宣布与Opus Medical Therapies,LLC在大中华区开展TMVR与TTVR合作。

3.4 配套产品:

TriGUARD3抗栓塞远端保护装置,2020年3月,获得CE认证,在欧盟获批上市。同年6月,通过了NMPA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同年9月,提交FDA注册。2021年1月TriGUARD3 抗栓塞远端保护装置在中国首次临床使用,也是亚洲首次临床试验。2020年9月,成立启明皓月,优质生物材料牛心包独家供应给启明医疗。

4. 浩悦观点:全年手术植入稳步增长,产品销售进入收获期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医院终端手术量增长趋势一度减缓,但疫情受控后,凭借专业的学术推广团队,启明医疗TAVR系列产品2020年全年在国内共完成约2200台手术植入,同比2019年增长超50%,全年市场占有率维持在80%以上。产品覆盖终端医院数量从2019年末的164家增加到2020年末的249家,新增85家。

启明医疗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瓣膜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战略合作多维度拓宽产品线,目前已涵盖四个心脏瓣膜的经导管解决方案及主要配套产品,包括TAVR、TPVR、TMVR及TTVR。资本市场对龙头企业愿意持续给出高溢价,随着心通医疗、沛嘉医疗等企业产品相继上市,更大的学术推广与投入,将进一步提高医生、患者的接受度,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启明医疗产品销售将进入收获期,价格将进一步走亲民化路线,更多的患者会从中受益。

阿澄佳奈:

7秒前:02亿元,同比增长4.

McDonnell:

8秒前:3%;毛利2.

马文·范·皮伯斯:

4秒前:溶液类注射产品(嗨体)在细分市场具有先发优势和独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前期市场培育后得到机构和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增速表现迅猛。

韓彩惟:

7秒前:2.